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學者擔憂 傳統文化流失 年味不夠正

農曆春節到,中國各處多個廟會熱鬧登場,節慶活動一個接一個,濃濃的春節氣息四處瀰漫。不過,鑼鼓喧天的表象卻驅不走文化學者心中的隱憂。他們擔心,中國人過年沒有真正年意、沒有真正的年味,是一種很深的文化失落。
  在古都北京,廠甸廟會、龍潭廟會、地壇廟會、大觀園廟會等拉開帷幕,為遊客獻上文化大餐。但最搶眼的,還是天壇公園上演的皇帝祭天的儀式,它還原了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祭天原貌。《新京報》報道,這個隆重場面在時隔三年後重現,吸引了萬餘名遊客爭相目睹。
  北京電視台的報道形容,莊嚴的號角陣、浩大的彩旗陣、精美的幢陣、華麗的扇陣,讓人彷彿走進了古代皇家的祭天隊伍。天壇見證了明清兩代22位皇帝在此舉行的654次祭天盛典。而現今,清朝3000人祭天的盛大場景雖然無法實現,但280名演員已將祭天大典中最精華的部分展現得淋漓盡至。
  不只是北京,紹興古鎮老街的年味也甚濃。據《浙江日報》報道,在紹興的古鎮老街上春意盎然,人群簇擁。扯白糖、灌臘腸、舂年糕、辦祝福、看社戲、舞龍舞獅等豐富多彩的老紹興民俗活動,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體驗這濃濃的年味。
  農曆初一到初五,魯迅祖居還每天舉行兩場「祝福」表演,為遊客展示紹興的年終大典。所謂「祝福」,紹興地方是叫「請大菩薩」,也叫「請祝福菩薩」,目的是祈求來年一整年的好運氣。祝福儀式必須是男性當家人主持,男的都拜,女的則都要迴避。魯迅在小說《祝福》中,描寫過「祝福」儀式。
  陣勢龐大的皇帝祭天和「祝福」等民俗和風俗活動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重視經濟建設、忽略文化傳統,過年的「年味」也一年比一年稀薄。《瞭望》新聞週刊在最近兩期的報道中,都反映出學者的隱憂。
  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說:「現在有些人只重視GDP,連環保都不顧了,更別提重視傳統文化建設了,我提議傳統節日放假就是要推動傳統文化的重建。今年是改革開放的30週年,我們現在太需要重建傳統文化了。」
  紀寶成也是人大代表,他連續四年就調整和完善國家法定節假日問題提交議案和建議。
  針對年味漸淡的現象,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教授認為,「由於近百年傳統文化的流失,很多傳統禮儀幾乎絕跡,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傳統節日內在的各種禮儀和風俗了,這使得很多人認為過節就是吃吃飯、逛逛街。」
  他認為,在重建自己文化傳統的時候,有一項頗為重要的內容,就是代表一個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禮儀重建。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但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諸種禮儀,包括「怎麼吃飯」、「怎麼穿衣」、「怎麼走路」、「怎麼跟人談話」、「怎麼稱謂得體」等,基本上都處於失序的狀態。現在就應該利用恢復傳統節日的契機,大力構建符合新時代特點的文化禮儀。
  劉夢溪說:「在中國傳統社會,每一個新王朝的開始都要『制禮作樂』。我們過去忽視了這個問題,現在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應該有條件把『制禮作樂』提到日程上來,因為禮儀可以重建人的尊嚴和人倫的莊嚴,可以幫助人們恢復對傳統的記憶。」
  學者馮驥才:
  政府應弘揚傳統節日幫民眾挖掘文化內涵
  中國作協副主席、著名文化學者馮驥才也指出,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成為法定假日,重新還給中國的傳統一個載體,這反映出中國政府的文化眼光。但他認為,政府還應該採取相應措施來弘揚這些傳統節日,幫助民眾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他說,以過年為例,曾有一段時間,年畫、鞭炮、祭祖等方式,一樣樣從年的活動中撤出。有人說,如今過年只剩下吃年夜飯、看春節晚會和拜年,而且拜年還變成了「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如果春晚沒意思,年真就變成了「大週末」。
  馮驥才認為,傳統節日無可避免地會被商業化,但最關鍵的是,人們不該忘卻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不該拋棄很多民俗儀式。馮驥才寫過很多文章主張堅持過年放鞭炮。他的名言是:「一個靜悄悄的春節和普通假日有什麼區別?」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則指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本身有很多內涵在裡頭,中國的傳統節日體系實際上是在協調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整個社會和諧,整個道德教育都在這個節日體系裡得到了體現。這個體系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體系,這個傳統應該得到繼承。
  社會現代化及經濟全球化的兩個巨輪同步轉動。在這快速變化的過程中,中國要如何保留自身的傳統文化,恢復人們對傳統的記憶,確實是個難題。
  一般民眾或許不在乎「年味」有多濃,但重建新時代的文化禮儀,讓中國人真正過個中國的節,卻是文化專家與學者心中的期盼。
返回列表